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

糖尿病的診斷與篩檢:別讓自己泡在糖水中而不自覺


作者:謝秉閶

國際糖尿病聯盟 IDF

201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 (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)資料顯示,11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有糖尿病,患有糖尿病成人中有46.5%沒有被診斷出來 (將近兩個有糖尿病的成人當中,就有一個不自知) ; 其中2015年台灣20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為10%,約有178萬糖尿病患,然而早期的第二型糖尿病經常沒有症狀,因此診斷糖尿病常常會延遲4至8年。此外,生活型態的改變,飲食精緻而豐盛 (台灣的飲料店競爭激烈), 運動時間又被電視工作線上遊戲等取代 (寶可夢可以讓大家往戶外走,真是個好遊戲),造成全世界都有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。

目前國內透析腎友中約有40-50%是因糖尿病引起的,糖尿病已經是透析腎友最主要的發病原因,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診斷與篩檢是我們必須重視的。
那我們就必須知道,最新的糖尿病篩檢建議與診斷為何呢?


糖尿病診斷

Q糖尿病的診斷方法和標準是甚麼呢?
A糖尿病的診斷方法有空腹血漿葡萄糖 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 糖化血色素

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(符合其中一項即診斷為糖尿病)

1.空腹血漿葡萄糖 ≧ 126mg/dl。(空腹定義為未攝取熱量至少8小時)
2.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: 第二小時血漿葡糖糖 200mg/dl。
3.糖化血色素  6.5% 。
4.高血糖症狀(多尿 頻渴 體重減輕),且隨機血漿葡萄糖 200mg/dl。
註:上述1,2,3如果沒有明確的高血糖,必須再次檢測才能確認診斷。

糖尿病前期 ?

Q甚麼是糖尿病前期?
A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比正常值高,但尚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。
當檢查結果是糖尿病前期,需找出可改善的心臟血管的危險因子並予以治療。

糖尿病高風險族群的分類 (糖尿病前期)

1.空腹血漿葡萄糖 100~125mg/dl。
2.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: 第二小時血漿葡萄糖 140~199mg/dl。
3.糖化血色素 5.7~6.4% 。

誰需要篩檢糖尿病呢?

Q 哪些人需要篩檢糖尿病?

A 根據2015年中華民國糖尿病照護協會的臨床照護指引中,針對成人糖尿病篩檢建議
40歲以上民眾,建議每三年篩檢一次65歲以上民眾,建議每年篩檢一次

台灣糖尿病風險評估公式 (公式真的很複雜, 沒關係, 請點這裡幫你算) 顯示為極高風險者,建議每年篩檢;中或高風險者,建議至少每三年篩檢一次。

符合下列A或B情況者,也建議篩檢。
A. 曾檢查為葡萄糖失耐 空腹血糖偏高 或HbA1c 5.7~6.4%者 (糖尿病前期),建議篩檢。篩檢正常者,建議每年再檢測。
B.符合下列兩個或以上危險因子者,建議篩檢。篩檢正常者,建議至少每三年再檢測一次。
(1)身體質量指數 (BMI) 24 kg/m或腰圍男性 90cm / 女性 80cm。
(2)一等親人罹患糖尿病。
(3)高血壓 ( 140/90mmHg)或正接受高血壓治療
(4)臨床表現胰島素阻抗 (例如過度肥胖 黑色棘皮症)。
(5)高密度膽固醇 <35mg/dl 或三酸甘油脂 250mg/dl。
(6)多發性囊泡卵巢症候群的婦女。
(7)生產4kg以上的嬰兒,或曾診斷妊娠糖尿病的婦女。
(8)曾罹患心血管疾病。
(9)缺乏運動。

參考資料
1.2015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
2.ADA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-2016
3.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-7th edition